首页 > 装配式建筑 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 打造中国建造品牌的重要切口

2021/7/2 16:16:01

作为推动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促进我国建筑业加快转向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抓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近年来备受各方面高度关注和重视,政策支撑体系和试点项目建设等推进速度不断加快。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随后全国各地也都印发了地方版实施或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9年正式批复同意在湖南、山东、四川、河南、江西、浙江、青海7省份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

2020年7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关于同意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的函》中表示,同意将广东省湛江市东盛路南侧钢结构公租房项目、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官渡3号地块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工程项目列为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项目。

针对这两个国家级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上述函件中还特别要求,要以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解决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首要任务,尽快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推进模式;广东和浙江两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督促有关单位按照试点方案明确的试点目标和重点任务,抓紧推进试点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做法。

在一系列顶层设计引领下,各试点省份纷纷出台了各类优惠、鼓励、支持政策,并确定了本省区域内的试点城市和试点项目。自上而下一整套有关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对于提高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比例、完善钢结构产业链发展、推动钢结构加快形成技术标准体系、推进技术进步、完善工程监管模式、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快人才体系建设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广东省湛江市东盛路南侧钢结构公租房项目为例,该项目在建造过程中围绕设计、施工、工艺、设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创新,实现了“工厂智能化预制、现场装配化安装”,并采用业内先进的管理模式,运用智能制造、BIM(建筑信息模型)施工等技术。经测算,与传统混凝土现浇结构相比,该项目工期节约20%,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劳动力节约40%,得房率增加3%,建筑垃圾减少30%,碳排放减少50%,在项目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速度达3天一层。

“这个项目是在钢结构装配式领域的最新成果,针对湛江市实际情况,研发了一套适用于沿海台风高发、多发地区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体系,钢构件实现了工厂智能化加工,同时还积极探索现场工业化施工,研发并应用墙板安装机器人等围护体系施工设备,原本需要6~7人安装的3.5米ALC墙板,采用墙板安装机器人后仅需两人就可完成从抓板、运板、装板的全过程施工,单块墙板安装时间为5分钟左右,单块墙板立板效率提高近80%。墙板无尘切割设备可以大大降低施工现场墙板切割产生的粉尘,切割精度可控制在±1毫米,实现了现场装配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钢结构作为绿色建材,回收利用率高,从建筑全生命周期考虑,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大力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可谓恰逢其时。

据统计,2020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共计6.3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从结构形式看,新开工钢结构装配式建筑1.9亿平方米,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30.2%。其中,新开工钢结构装配式住宅1206万平方米,占装配式建筑总量的1.9%。“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设低碳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讲,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正逢其时,也是打造中国建造品牌的重要切口。

针对下一步如何更好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多位业内专家表示,要着力把握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前期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人才扶持的支撑力度,推动试点地区、试点项目加大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形成完善配套产业发展体系;加强部门协同,完善钢结构住宅产业体系,从规划、土地、金融、财税等方面,推动钢结构住宅落地生根;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培育产业生态,加强钢结构住宅宣传推广力度,提升钢结构建筑的认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标准化协同方面,业内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健全钢结构住宅标准体系,在设计、装修、建造、使用、维护的全过程中建立相对完善的操作规范,进一步统一钢结构住宅的建设体系,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推动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在建造组织方面,要加快功能建设方面的配合,大力推动工程总承包模式,积极推行全装修、成品交付,鼓励企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推动行业企业加强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关键问题,推动钢结构住宅项目品牌提升,建设一批成规模、大开间的高品质钢结构住宅。

此外,还要加快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平台,重点扶持和培育有实力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设计、咨询和施工总承包企业,全面发挥钢结构在建筑业绿色转型升级中的主导作用。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陈天翼分析认为,当前钢结构在一些大跨度、大空间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城市超高层写字楼的应用较多,在住宅领域的应用还没有完全推开,总体比例还比较低,还有一些瓶颈问题需要解决,如钢结构建筑防火、防腐等性能与技术措施以及钢结构住宅在围护体系、材料性能、连接工艺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还有待突破。